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龙宫府 2025-02-08 百科报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黄旭华院士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上海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被誉为 " 中国核潜艇之父 "。他隐姓埋名三十载,倾毕生心血铸就大国重器,用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 的信念,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2025 年 2 月 6 日,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其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为国铸剑的卓越贡献,成为交大全体师生追思与传承的精神丰碑。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2019 年,上海交大 - 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牵头策划并拍摄一部展现第一代核潜艇人艰苦创业精神、体现海军核潜艇官兵与军工人伟大精神的影片。在影片调研过程中,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张伟民曾有幸拜访了时年 95 岁的黄旭华院士,聆听 " 学长 " 用洪亮的嗓音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将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故事娓娓道来," 黄老还一再叮嘱我们,不要突出他个人,而要展现军工人和海军官兵共同的精神风貌。正是以黄老为代表的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团队在筹备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至今。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情节紧张刺激、波澜起伏,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影片,展现 " 平凡人干非凡事 " 的壮举,与观众一同感受中国核潜艇人的精神力量。感受像黄老这样千千万万老一辈科学家、军工人和勇敢的海军官兵,如何用智慧与汗水筑起守护祖国长治久安的深海长城。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后人继续前行。"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黄旭华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1945 年,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考入交大造船系,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同时,他在交大这座‘民主堡垒’革命热潮的影响下,投身到火热的爱国民主运动,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山茶社’,后于 1949 年上海解放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红专并进的青年大学生。交大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政治素养熏陶,为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即从事舰船军工科研,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欧七斤在缅怀时提到:" 黄旭华学长是全体交大人爱国奉献、科学报国的崇高典范,也是交大校史重点研究与展示的杰出校友之一。今后,交大校史将继续挖掘和弘扬黄学长一生的感人事迹及其与交大的一世情缘,为传承老一辈学长为国奉献的宝贵精神、培养造就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黄旭华院士对母校交大充满感情,即便年至耄耋,依然数次往返交大校园,给交大学子倾情演讲。2016 年 4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 120 周年大会现场,黄旭华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轻轻地推开了学校为他演讲准备的座椅,坚持站立着向大家讲述心中的 " 交大精神 ",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黄旭华曾语重心长地对交大学子提出殷切希望:第一需要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面要广;第二,要有思想准备要自力更生,争取外援可以不放松,但是立足点是我们自己;第三,创新的道路不可能平平坦坦的,往往是要经历不少个反反复复,要有这个思想准备;第四,科学发展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好的缅怀就是传承,黄旭华的成就、为人和对母校的情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一直激励着交大师生奋发向上,勇攀高峰。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航空航天学院 2022 届毕业生,2022 年黄旭华奖学金获得者,现就职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陈强表示:" 黄老在交大建校 120 周年纪念大会上‘此生属于祖国,无怨无悔’的誓言,至今仍激荡在我心中。三年前,我曾有幸获得‘黄旭华奖学金’的资助,而今也效仿黄老走上国防科研的道路,更是深知这条路的艰辛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不易。作为后辈,我定以黄老为灯塔,追随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步伐,坚定不移投身国防事业,用己身所学捍卫蓝天,制胜苍穹。黄老今虽远去,但深海静默处,精神永存;祖国长空下,薪火不熄!"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21 届毕业生,2021 年黄旭华奖学金获得者,现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的宋思蒙说:" 我在择业时,看到七一九研究所宣传册上写的那句‘担民族之重托,当国家之大任’,回想起黄旭华院士演讲时的感动,我们都毫不犹豫地投递了简历,选择追随黄老的脚步,投身国防事业,与祖国同行。工作后,又恰逢黄旭华学长向七一九所捐赠了 1100 万个人所获奖金,用于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此激励我所广大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我作为在科研生产一线上的青年职工,因此备受鼓舞,必将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铸就国之重器再创辉煌。"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作为首批从事核潜艇事业的 " 先驱者 " 之一、第一代核潜艇船体设计的总负责人、第一代核潜艇最终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总设计师,以及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黄旭华这个名字,已成为爱国奋斗的象征,也激励着全体交大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一条 " 旭华路 "。这条路与 " 元培路 "" 叔同路 "" 学森路 " 等一起,构成了交大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的 " 大师之路 "。

除 " 旭华路 " 外,交大还有一个 " 旭华班 "。在 2024 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首次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新增专业纳入强基计划,这一新增的强基专业定名为 " 旭华班 "。" 旭华班 " 采取本博衔接贯通培养, 最大程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希望通过持续深化船海领域工程教育改革,以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打造世界船海领域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班旭华班学员代表俞施伟则说 :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老用一生去诠释了这句话,隐姓埋名数十载,用毕生心血为祖国铸就‘深海利剑’,黄老的坚韧与智慧,诠释了科学报国的崇高精神,黄老的坚韧与担当,激励着一代代交大学子砥砺前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黄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一信念。作为新时代投身祖国海防建设的一份子,我们一定会继承黄旭华院士的遗志,为守护万里海疆贡献毕生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薇表示:" 惊悉我们最最敬爱的黄旭华院士永远离开了大家,全体船建师生万分悲痛!与黄老交流的点点滴滴不断涌上心头,您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无私的精神品格、坚强的意志品质、敏捷的思维表达、达观的人生态度,无不给每一位与您交往过的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 于我们而言,您绝不仅仅是功勋赫赫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全体船建人亲切的黄学长和永远的精神坐标,我们将不忘您的嘱托,为祖国海洋强国事业培养更多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的青年人才,用科技创新肩负起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

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精神不朽,星耀千秋!

看看新闻记者 : 戴晶磊

编辑 : 戴晶磊

通讯员 : 江倩倩,张文清

责编 : 师玉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本文标题:《送别国之脊梁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